(一)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的趋势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在下列几个领域内钢结构用量将会增加:
1.由于火力电厂建设速度还会不断加快,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会增加。
2.交通工程中的桥梁会有所增加。铁路桥梁均采用钢结构,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也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随着桥梁建设项目的增加,也会加大钢结构用量。
3.市政建设中采用钢结构的量会增加。地铁和轻轨工程、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及临时房屋等都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尤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各大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钢材消耗量会明显增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青会的配套设施都采用大量钢结构建筑。
4.钢结构住宅将增加。国家提倡建设节能省地住宅,而有关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规范及配套技术、材料基本具备。如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建设有5%采用钢结构,按多层、高层建筑平均每平方米用钢50公斤计算,用钢量将达到每年150万吨。
5.由于中国钢材价格、劳动力成本都比国际低,而且钢结构质量优良,因此,在国际工程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几年国外企业在中国采购钢结构量有所增加,许多钢构厂都承接了海外订单。
(二)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钢结构产业是符合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型的行业的认识还待于提高。最近几年,日、加、英等国的政府和研究机构发表了很多文章,专门论述发展钢结构房屋的优点和措施。
2.设计理念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如目前超高层和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大都由国外建筑师设计的方案中标,虽然他们的设计理念确有独特之处,但连接节点却过于复杂,不仅耗材,而且也为制作和安装带来了诸多难题,使工程成本过大。
3.部分地区钢结构企业盲目上马,一哄而起,造成户产能过剩,浪费大量资源。加之钢材涨价,市场无序竞争,竞相压价造成加工和安装企业亏损。
4.钢结构科研开发资金不足,标准及规范修订周期太长;标准及应用规范、规程缺项、滞后;钢材标准与工程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衔接不上。
5.钢结构加工厂和施工安装企业的装备、计算机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6.钢结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尤其在中小企业更缺少。企业产品质量和管理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7.行业协会的作用和功能远未到位。特别在规范和引导市场秩序、服务企业、开拓钢结构市场、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