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轻钢结构,重钢和空间钢结构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门槛相对较高,详细表现在重钢和空间钢结构一般属于特种建筑需求,单体结构的不可复制性强,因此要求公司有较强的设计、调试、施工能力。据统计,钢结构加工点的经济运输半径在700公里~1000公里,因此进行全国性布局的龙头企业能够降低本钱,抢占市场份额。轻钢将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地产调控的目的)引发的新兴工业投资以及区域工业转移,重钢及空间钢业务受益于铁路车站、运动场馆等建设。其中,精工钢构、东南网架等三大上市公司分列前三,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各具特色。而介入竞争的企业主要是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业界前十家,龙头企业将强者恒强。重钢和空间钢项目投资额较大,对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要求高,因此招标方对承接商的资质和历史业绩非常看重,要求承接商有一级以上的钢结构建筑施工资质,以及优秀的业绩记实,没有历史业绩的公司很难获得大的项目订单。本轮地产调控很可能导致地产销量的下滑,从而按捺了钢铁需求,使钢价难以上涨(市场原先预期铁矿石价格上涨将推动钢价实现本钱推动型上涨),甚至泛起下滑(5月11日,沙钢出台5月中旬部门产品价格政策,建筑钢材价格全线下调,主要品种钢最大降幅达到6%)。 业内人士以为,钢构行业集中度进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重钢领域资质瓶颈形成强者恒强格式。据估计,假如2015年钢构产量、粗钢产量比例为8%,粗钢产量增速为3.5%,则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增速将达15%以上。对空间钢、重钢结构建筑,总承包商要求承接商拥有一级建筑资质和优秀的过往项目业绩,因此形成有优秀项目积累的企业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式。
建筑钢结构行业可细分为重钢、空间钢、轻钢等领域,地产调控无疑是近期市场的担忧焦点。同时,受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毛利率的波动一般滞后于钢价变动半年左右。一般以为,轻钢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但主要上市公司报表显示,轻钢工程的毛利率并不低于重钢和空间大跨度钢的毛利率,这可能与轻钢业务周转快(轻钢均匀施工周期3~6个月,而重钢施工周期1年)、占用资金较少等因素有关。
目前,较高的行业壁垒使我国钢构行业整体集中度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使重钢和空间钢领域处于垄断竞争状态。轻钢技术壁垒相对较低,进入者较多,全国有资质的钢结构施工企业有3000多家,都具有轻钢工程施工能力。重钢、空间钢建筑设计多样化、复杂化,要求企业有较强的科技立异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新设计方法、新装备技术、新工艺、新施工方法,对企业的立异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
■行业集中度将不断进步
地产调控使钢价稳中有降,钢结构公司在本钱端受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地产调控将使钢结构企业在本钱端受益。
建筑钢结构公司的毛利率与钢价相关,企业本钱的60%~70%是钢材。钢材价格的不乱甚至下滑,保障了钢结构企业的毛利率。
■地产调控将使钢结构企业在本钱端受益
目前,我国住宅年竣工面积为12亿~14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住宅所占比例不足1%,而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末,预制装配住宅中钢结构比例已达71%,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国家都有成熟的钢结构住宅体系。其次,钢结构产品具有运输半径,进行全国性布局的企业能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跟着海内钢结构技术、企业的发展,我国钢构产量、粗钢产量将向国际均匀水平靠拢,与之对应的钢结构产量将大幅上升。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周期较短,通常签订闭口合同,项目毛利率随原材料价格的起伏波动较大,钢价上涨,建筑钢构企业毛利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上涨。
在轻钢和重钢(含空间大跨度钢)两个领域,我国的市场竞争状况截然不同。因为钢结构产品体积较大,远途运输会带来很高的运输本钱。